韵书
古文:𢫹

  • 唐韻》度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徒侯切,𠀤音頭。 (尤韻)
  • 說文》擿也。
  • 按:擿,卽擲也。《廣韻》棄也。《禮·曲禮》無投與狗骨。《疏》投,致也。棄其骨與犬也。
  • 又贈也。《詩·衞風》投我以木瓜。
  • 又《增韻》納也。《禮·樂記》投殷之後於宋。《註》舉徙之詞也。
  • 又適也,託也。《後漢·張儉傳》儉得亡命,望門投止。
  • 又掩也。《詩·小雅》相彼投兔,尚或先之。《箋》視彼人將掩兔,尚有先驅走之者。
  • 又姓。周郇伯之後。桓王伐鄭,投先驅以策。其後氏焉。漢有光祿投調。
  •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大透切,音豆。 (宥韻)
  • 句讀之讀通作投。《馬融·長笛賦》聆曲引者,觀法於節奏,察度於句投。
  • 又與逗同。止也。又物相逗合也。《杜甫詩》遠投錦江波。
  • 又酒再釀曰酘。亦通作投。《字林》重醞也。《梁元帝·樂府》宜城投酒今行熟。